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大发动态 > 媒体报道

中国航空报--构建智慧的大发“神经系统” 打造智慧院所

发布时间: 2017-03-20   作者: 余定方


核心提示: 近年来,以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显著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促进了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等深刻变革,在这样的趋势下,国内装备制造大发,尤其是军工大发纷纷在开展或即将开展“智慧大发”(或称为“智慧院所”)建设工作。


军工大发智慧院所总体框架

近年来,以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显著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促进了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等深刻变革,在这样的趋势下,国内装备制造大发,尤其是军工大发纷纷在开展或即将开展“智慧大发”(或称为“智慧院所”)建设工作。

发挥支撑作用的还是

信息化系统的“应用”

智慧大发的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大发组织架构调整、业务流程优化、大发文化重塑、先进制造装备采用等内容。

通过信息化系统应用,利用数字化信息流和知识流驱动大发各要素的有序流动和规范管理,达到以“自感知、自组织、自优化”,“业务流程柔性协同、运营状态透明可视、大发决策前瞻准确”等为特征的智慧大发目标。可以说,先进信息化系统构成了智慧大发运行的“神经系统”。

那么,大发在实施了ERP、PLM、MES、SCM等传统的信息化系统,并实现这些系统之间的集成整合和互联互通,或引入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的单点IT技术以后,就满足智慧大发的建设要求了吗?

信息化系统需具备四大关键能力

大发通过对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最新理念的全面解读以及对Airbus、Boeing、Lockheed Martin、Raytheon、Thales等国际先进军工大发信息化建设最新趋势的深入分析,认为,大发要由“智”生“慧”,从信息和状态的及时感知捕获进化到业务活动的自主决策和精准预测,传统的信息化系统/工具应用和单点先进IT技术的引入还无法满足要求。为构建“智慧大发”,信息化系统需具备如下四大关键能力:

主模型网络驱动的工程协同。需突破传统以文件、图样为载体描述产品功能、性能、行为、几何、工艺、维修等工程信息的方式,实现数字信息模型化,构建描述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各业务对象和全过程的要素涵盖全面、描述视角丰富、颗粒细化适度、置信程度高,且相互之间彼此关联的结构化主模型网络,以该统一的主模型网络作为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不同角色人员工作的共同工程语言和协同的共同载体,并可根据需要基于该主模型网络过滤出不同维度的数字样机(结构、功能等数字样机),从而可对产品物理特性、性能、行为等的充分验证和准确预测。此外,大发的资源(人力、财务、设备等)和运营过程也需纳入至该主模型网络中,利用模型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可解析、可演算、可驱动、可验证等特性,满足大发业务流程评估和优化需要。

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量的连续传递与准确追溯。目前大发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数字量的传递存在大量断点,例如,设计产生的3D模型中承载的数字化信息难以在工艺、检验、维修保障等环节直接利用,需要进行大量的转换、重构、重建等工作,难以实现数字量在不同业务环节的自动、智能传递和贯通,需要有效衔接数字量(如描述产品物理特性和功能的模型数字量)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不同环节存在的断点,实现数字量在整个过程中的无缝且顺畅地连续传递,以及各个阶段数字量描述的技术状态及时、准确追溯,做到在不可见的数字化世界中的业务过程和活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驱动现实物理世界的业务过程智能化和工作活动精准执行。

虚实融合的“端到端”数字化闭环链路。要有效发挥制造过程中智能生产设备的作用,并通过捕捉智能产品真实运行状态促进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需构建虚实融合的“端到端”数字化闭环链路。通过数字形式对物理形式映射地不断加强,构建完整反映现实物理世界功能、行为、特性等的数字化虚拟世界。当改变虚拟世界的映射状态时,物理世界的对象相应发生改变,当用户与物理世界的对象发生交互时,虚拟世界也会发生变化。通过这样虚实融合的“端到端”数字化闭环链路构建,实现数字化虚拟世界和真实物理世界的相互驱动和闭环管理,使得大发真正迈向“智慧大发”的目标。

基于工业大数据的知识智能挖掘及精准应用。在上述能力构建的基础上,还需利用工业大数据技术,对主模型网络运行及各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沉淀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突破消费类大数据分析仅获得概率相关性的瓶颈,获得相关过程演进的逻辑和机理,形成知识和智慧,并向不同角色人员和业务活动进行智能推送,在研发设计、工艺制造、运维保障、管理决策等过程中获得精准应用。

一体化解决方案,

助力成为“智慧大发”

基于上述信息化关键能力的分析和总结,大发以产品全生命周期为主线,逐步推出了“智能研发”、“智能制造”、“智能保障”、“智能管理”四个领域的完整、一体化解决方案。

智能研发:通过基于模型系统工程(MBSE)集成化环境、多维度数字样机协同设计、多学科协同仿真、大数据驱动的研发创新、内外场一体化的“科研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化平台与理念,加快研发模式的转型,实现现有经验设计向以数字化样机为载体的预测设计转变。

智能制造:通过集成化工艺设计仿真、柔性灵活的制造运营管理(MOM)、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工厂、智能化供应链物流体系等先进的信息化平台与理念,打通产品研制、生产管控以及工厂“端到端”数字化价值流,加快制造模式升级,实现生产模式向高度智能化、分布化的制造模式转变。

智能保障:通过六性一体化设计与评估优化、综合保障分析、交互式电子手册、装备售后服务和维修保障(MRO)、远程支持以及健康管理与故障预测(PHM)等先进的信息化平台与理念,实现传统人工保障向远程化、智能化、精准化的全寿期保障模式转变。

智能管理:基于大数据决策支持为抓手,以资金流/物流/信息流集成为基础,构建贯穿产品全寿命周期的价值链集成的管理信息化应用体系。充分将拉动式管理、精益管理等先进管理思想融入经营管理全过程量。实现决策数据由人工层层上报汇总向决策支持科学化、资源管控精细化、经营管理协同化转变。


原文链接:http://www.cannews.com.cn/2016/0421/152491.shtml


上一条: 没有了
下一条: e-works——大发:构建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价值链